血小板,又称血小板介质,是人体细胞中的一种众多血液元素之一。它是一种小型带有核的血液细胞,在外观上是橙红色的带有凹陷,圆形的小球。血小板位于血液循环系统中,它主要通过骤减血液凝血时间以及缓解凝血,促进出血部位的凝结,从而承担着关键性作用。
血小板的职责主要包括:促进凝血,抑制血小板失活,阻止内出血,血管损伤时凝血的稳定,为微血管壁提供保护,促进角膜的正常增殖,对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等等。例如:当血液管腔内出血发生时,血小板会紧紧黏附在血管内壁上,把管腔封闭,避免液体外滴;当血液循环系统受到感染、慢性炎症和肿瘤侵袭时,血小板会把病原体团簇在一起从而形成凝血球团,这样可以拦截这些病原体,从而阻止病原体继续传播。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血小板水平可能发生变化,包括营养不良、慢性病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可能导致血小板水平低下。此时,有可能导致腹部及肢体出血,出血异常,伴有鼻衄、牙龈出血、血尿、头痛等征状,从而血小板水平不足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诊断及相关的关键诊断依据之一。
有时,血小板水平可能过高,也就是血小板聚集紊乱,这种情况下,会伴有发热、头晕、乏力等症状;头部、胸部X光片显示可能会出现表现为“灶”状或“涡”状的阻力管。
血小板的功能重要,因此一般情况下,应注意避免营养不良、慢性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对血小板水平造成不利影响。顺带推荐治疗时有视风险考量才是最安全、有效的,特别是若有出现血小板疾病,应尊重医嘱,及时就医,以免影响血液凝血和免疫功能,来获得最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手机:13028993697 邮箱:beiyin009@163.com
上海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