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学名叫血小板细胞,又称板样细胞、白细胞或简称小板。它是构成我们血液的微小细胞,也是血液凝血系统中的重要要素。
简言之,血小板的功能是把血液分成凝血和非凝血两种状态,从而维护凝血稳态,有效调控血液循环和维护血管的完整。血小板的凝血机制由血小板中存在的蛋白质碱性磷酸酶和膜骤裂蛋白(F12)而实现,两者共同发挥调控凝血稳态的作用,使血液在血管中保持流动,是血液凝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血小板还可以增强血液对外界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参与血栓形成、调节间质物质(如原氨酸、膜抗原)的运输,不仅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而且促进再生和调节血管系统的免疫功能。
正常人血小板水平维持在9-18 G/L之间,血小板水平低会导致凝血缺陷,出血,其临床表现可能是出血和血肿;血小板水平过高也会影响血液的凝固能力,可以引起血栓性疾病,如血栓栓塞性脑卒中、心脏病等。
血小板水平维持正常特别重要。患有血液凝血异常的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更正血液凝血状况,如检查原发性或继发性凝血性血友病,用血小板增多剂调节血小板水平,选择适当的止血护理药物,控制凝血因素,低剂量的抗凝药物等。
从上述血小板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可见,血小板在血液循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控制凝血因素,保持血小板正常的水平,以达到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
手机:13028993697 邮箱:beiyin009@163.com
上海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