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又称为血小板核糖体,是一种重要的微血管凝血因子,是血液发挥其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它主要参与血液凝血、降低出血量等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血小板中的血小板膜蛋白、凝血因子、抗凝物质以及其他因子及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消失。
当血小板低于正常水平时,即为血小板减低性贫血,常有发病率比较高的情况,如慢性白血病、成年淋巴细胞白血病、凝血功能失代偿性疾病等。
上述发病机制导致的主要症状是:轻微出血,复发性鼻衄、口腔出血、腹部出血、子宫内出血、尿血、眼出血等,严重者可发生小动脉出血,出现大量出血。
临床上,如果发现患者血小板减低,可根据病因实施携带血小板治疗,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建立神经与颅脑功能检查,血液凝血检查等,以获得有效地治疗加以预防重要出血事件的有效性。另外,医生也可以考虑使用抗凝物质以及免疫抑制剂来治疗血小板减低症状。
总之,血小板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在凝血方面特别是血小板的功能,患者如果发现有血小板的减少,应尽快治疗,以尽快恢复血小板的正常水平。
手机:13028993697 邮箱:beiyin009@163.com
上海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