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又称粒细胞或者骨髓细胞,是人体血液中重要的一种细胞,主要参与血液代谢、免疫以及血液凝固。因其杯状的轮廓而得名。
血小板有两项重要功能,一是间接参与血液凝固,它的活性是通过与全血反应产生的凝血因子互相作用产生的,是血液中最关键的一环;二是修复损伤的血管。当血管受到撕裂式伤害时,它可以聚集在受损处,为伤口的修复和凝血提供支持。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小板的数量多少会在少量的波动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一般在130至400 x 109/L的范围内。出现血小板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可能会引起全身或局部的血液流变及其他伴随症状。
临床上,用于检测血小板的参数主要有:乙肝病毒血样急性变异抗原(HBeAg),血样急性变异抗体(HBsAg),血小板增多症(thrombocytosis)、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等。血小板增多或减少的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
有时,大量的血小板会引起血管粥样硬化,即血小板沉积形成小块在血管壁,破坏血管的正常作用,阻碍血液流动,增加血栓的可能性,从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心脏病、脑卒中等。
总之,血小板在血液凝固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数量正常,是保证人体血液正常循环和血管健康的前提。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血小板的数量及血液状态,密切关注血小板的变化,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血小板是血液凝固过程中重要角色』
手机:13028993697 邮箱:beiyin009@163.com
上海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