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最常见于猪、牛、马的血液中。它通过表面的特殊蛋白参与血液凝固,维持血液循环和调节血液流动性。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血小板是由外来DNA细胞组装而成的,它们经常沿血管壁漂流。
血小板能引发血液凝固,阻止外界病原体进入人体,还可促进伤口愈合,是人体免受伤害和疾病的有力武器。当血小板减少时,这种血液凝固功能就会受到破坏,从而引发出血性疾病,如出血性便秘症、偏头疼和内出血等,严重的还可致命。
临床上,一般检查得出的血小板数量称为血小板计数。正常情况下,正常成人的血小板计数维持在150g/L到450g/L之间。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患者就会发生出血性症状。
另外,血小板可以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方法定点,临床上经常用于检测肿瘤组织携带的血小板病变性变化,便于病人接受正常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血小板是维持血液循环和调节血液流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体外血小板计数可以指导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计数只是一个指标,本身并不能作为诊断出血性疾病的依据。因此,血小板计数应与其他血液检查综合考虑,以帮助临床医生作出正确的病情判断。
手机:13028993697 邮箱:beiyin009@163.com
上海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