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Platelet)是血液中的一种微小小细胞,全称叫血小板或简称为Plt。血小板在血液中的比例为0.3%~0.45%,体积约为1/3~1/4赤红细胞,它是血液凝固机制中的重要细胞。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快速凝结防止大规模失血以及调节血液流动性,以及通过合成特殊细胞因子和结合特定细胞因子发挥血小板的生物学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主要是在骨髓造血细胞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最初发育的为大血小板,随后会经历一系列形态变化外,不断演化,最后形成小血小板。当血小板太少时,会发生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增多则会出现凝血性疾病。因此,血小板的数量和比例控制的很关键,一般健康的成年人血小板的数量一般在150000-450000/μL,它是血小板密度的最佳状态。
除此以外,血小板参与血液循环系统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分泌特殊的凝血因子,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凝集堆,最终形成细胞外凝块,阻断血液外渗,从而起到修补血管、减少出血的保护作用,实现血液凝固的过程。
血小板具有多种生理特征,比如血小板活性可以控制血小板凝固,在某些疾病中血小板凝固功能受损极为明显。血小板活性的缺乏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血管出血的问题。此外,由于血小板凝固能力的下降,可引发多种出血性疾病,因此血小板的数量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血小板的数量和比例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它的调节关系到血液的循环,凝固等。日常饮食应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B12的蔬菜和水果、肉类,对健康正常的血小板生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手机:13028993697 邮箱:beiyin009@163.com
上海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