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指的血液中的一种天然凝血因子,由一种特殊的细胞—平滑肌细胞产生,是最小的血细胞之一,其直径仅有大约2,2-3,5微米,由细胞内质量(细胞质)和细胞外质量(细胞核)组成,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血液凝固,抑制出血,保护血管壁不受破坏。
正常人的血小板水平在100000-420000个/μL之间。当血小板低于100000/μL时,就会出现出血的危险——这个症状通常被称为低血小板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低血小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慢性出血、恶性肿瘤、癌症化疗、免疫紊乱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此外,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也可能发病,往往需要特殊的治疗。
另外,某些慢性疾病(如肝病、肾病、母体内抗血小板抗体等)也可能会引发血小板减少症。由此可见,正确了解和把握血小板的健康状况对于保护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特别是患有免疫紊乱、年龄偏大或者服用其他某些药物的人群,切记要定期进行化验,以便及早发现血小板的异常变化。
除了及早发现之外,还有一些日常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血小板正常的水平。比如: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蔬菜等,避免吸烟和饮酒,控制和减少过度摄入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等。
总的来说,准确掌握血小板水平的状况,既能帮助患者及早发现低血小板异常,又可以采取日常预防措施以维持血小板正常。
手机:13028993697 邮箱:beiyin009@163.com
上海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